生活中的刺激控制

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com

談注意環境線索

「孩子去公園排隊都不能等,會去抓前面的男生,把人家弄哭了」

「最近上課越來越調皮了」

「要教他東西每次都跑來跑去,都不知道怎麼教」

因為住在小城鎮的緣故,媽媽平時都是自己帶孩子練習。孩子目前兩歲,他們也有去排早期復健的課程,但孩子上課也多是跑來跑去,因此回到家,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練習。

我們進行了幾次課,透過遠距回饋教導家長,讓孩子可以先進行簡單的任務。簡單的任務包含一起吃東西、一起玩玩具、孩子看向家長手上的卡片、模仿孩子的聲音一起說話等。孩子後來也能開始放一樣的卡片,在家離開位子的狀況雖有改善,但仍不時會出現。

在後續的課程中,我請家長先調整上課的桌面,上課第一件事是請家長出示圈叉卡。用增加環境線索的方式,讓孩子注意到不同情境(上課坐好與休息走動)的轉換。孩子在需要待在座位坐好的練習,他可以坐在位子上操作教具;即使練習過程中,孩子跑掉了,家長也能拿著卡片,告訴孩子現在事情還沒做完,還不能離開找玩具;家長有了清楚的提示策略,孩子也會開始留意到不同情境下的條件差異。

在實驗中,也常會加入讓當下情境更明顯的區辨策略。

Esposito等人在2021年的研究中,為了減少孩子過多的自言自語行為,研究者將綠卡連結成可以自由說話的情境,將紅卡連結成當有自言自語反應時,說話反應會被中斷,並且會給新任務讓孩子練習。後續再逐步增加紅卡的出現時間,減少綠卡出現的比例,最後有效地減少參與者的自言自語行為。

其實這樣的策略,很多家長自己在家也有使用過。

先前疫情爆發的時候,有些人改為在家工作的型態,為避免家中孩子打擾到工作,有的作家會建議在桌子旁邊放一個杯子,當杯子裡放了紅筆時,表示這是爸爸媽媽的工作時間、當杯子放了綠筆時,表示這是爸爸媽媽工作的休息時間,有事情可以過來找大人。

有的則是固定自己的工作區,像是爸爸媽媽坐在角落安靜的位子時,就是在工作,孩子要到旁邊自己看書、畫圖,到爸爸媽媽離開位子到沙發後,就是一起聊天、玩遊戲的時間。

這些都是讓環境線索更明顯,有助於孩子能快速發現並因應情境來表現合宜行為的方式。爸爸媽媽們,有的時候除了對孩子當下的行為給予斥責結果外,別忘了,調整事前環境刺激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圈叉卡檔案下載

孩子的利社會行為

人們採取行動是為了實現某些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在乎讚美】-談孩子的利社會行為

  最近一個孩子的模擬考成績進步了,家長特地傳訊息告訴我這件事,她說她終於放下心中大石,並在她得知結果地當下,開心地去擁抱孩子。孩子其實並不是一個無法學習的孩子(看他操作手機跟Minecraft的技巧就知道),他只是對記憶這些課本內容完全不感興趣,再者,他的進步,其實跟我的國高中的學科知識無關(這是真的,我對題卷時,我是一邊翻著自修一邊找答案),我只是用了一些能讓他在學習中獲得增強的策略,像是自我管理以及調整活動中的反應需力、提供選擇等。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期待我接下來開始分享,這些策略該怎麼使用(後面文章會提);然而我想先分享的是另外一個我更感興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會對獲得他人讚美這件事,不感興趣也不覺得重要。

  從心智理論開始說起,心智理論中,孩子大約在四至五歲開始會發展出錯誤信念的能力,像是實驗中,我們調換別人的物品位置,被調換物品的主人他並不會知道物品被移動過,他只會去原先的位置找物品,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物品被換到不同的位置;當孩子能理解這個故事主角的心理運作過程,這表示孩子已擁有基本的觀點取替能力。很多研究顯示,觀點取替的能力會是利社會行為不可或缺的先備條件之一。因為孩子要能預測到別人需要他幫忙做什麼,這會運用到觀點取替的能力,那麼什麼行為屬於利社會行為呢?例如想要被讚美、願意分享、關懷他人、合作等等,有助於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行為」。在家庭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動就有很多機會能讓孩子表現出利社會行為,比方說孩子會幫忙做家事、提東西、共同計劃與討論行程、幫家人預留飯菜等。

  孩子將這些事情做好,也相對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己的價值在家庭生活中能被看見,在每件事情完成後,接收到家人的反應與回饋,在內心產生的種種感受,對孩子而言,這是形塑與定位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孩子還小時去讚美孩子,家長的語言才會配對成具強化功能的社會性增強物。此外,利社會行為也有助於孩子未來在團體中的人際關係。所以誰說做家事就是家長們的義務呢!

  生活中,我們可以嘗試透過一些實際做法來促進孩子利社會行為的表現,像是示範、鼓勵、說明為什麼這些行為很重要、為什麼需要對他人友善、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嘗試說出他人的行為對自己有什麼影響。與孩子進行情境下的討論,您會發現,不但孩子與人的良性互動增加了許多,相對的,孩子間的衝突及紛爭也隨之減少,家中的氣氛也因而變得更加和諧及溫暖了,這些態度與價值觀也會陪伴孩子一生、獲得比學業成績進步之外更意外的收穫。

我的孩子已經一歲了,還沒開始說話

  要怎麼判斷孩子的語言發展有沒有落後呢? 孩子在一歲左右會開始出現模仿大人說話的能力,也就是「仿說」;有時也可以觀察到孩子自言自語咕噥著說話的表現,這個則是「自發性口語」,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仿說」以及「自發性口語」。

仿說
反應會有點對點定點對應的特性,即我們說了什麼音、幾個字,孩子也要說一樣的。例如媽媽說:「蘋果」,孩子就說:「蘋果」。

二寶學說話

自發性口語
孩子會一段時間內,自己自發性的變換不同的音。例如自己玩的時候,會自己邊玩打鼓玩具,一邊發出鼓的音效聲,或者自己發出一段有不同變化的聲音。這個能力會與孩子之後的主動表達有關。

寶寶的睡前分享

  因此,孩子語言發展有沒有落後,可以先釐清,孩子目前是不會「仿說」,還是沒有「自發性口語」。

這裡分享4個行為觀察的面向:

  1. 孩子是否只吃固定類型的食物:由於口腔的肌肉發展也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得越來越有力氣,因此如果孩子的咀嚼狀況不佳,只吃軟的食物,或是都用吞的,或是都需要大人剪細碎才能吃,有可能是口腔的肌肉力氣不夠,可以先讓孩子嘗試吃軟硬不同的食物,並與專家討論如何調整孩子吃飯狀況。
  2. 自發性口語數量多寡:自發性口語數量多寡:下圖分享之前請教學老師紀錄孩子在每個活動下的發音次數,以及聲音。自發性口語多表示孩子有注意到環境中的聲音刺激,並且對於聲音產生的聽覺回饋有興趣。如果自發性口語少的孩子,建議可以在家中增加誘發口語的活動,像是一起唱歌、玩玩具的時候搭配音效(開火車時嘟嘟嘟),比起說長句子的故事書,可以先讓孩子多注意重複性高的單音。
  3. 聲音的使用:聲音的使用:孩子有了聲音後,可以觀察孩子會不會在固定的物品或人物出現時,發出固定的聲音;例如:看到奶瓶上的鴨子圖案會說「鴨」、看到狗狗時總會說「阿阿(近似汪汪)」。如果沒有,大人可以幫孩子建立固定的字典,當孩子要拿物品時,可以示範這些孩子目前有能力發出的聲音,先建立每個物品都有不同名稱的概念,了解使用聲音表達要求的功能。
  4. 聽指令的表現:聽指令的表現:若孩子說話反應少,另一部分也可以觀察孩子的聽理解是否都正確,例如請孩子丟垃圾、過來抱抱、拿鞋子坐這裡,孩子是否在沒有協助時,都清楚該如何做出正確的動作。聽指令能力有助於孩子在練習說話時,能使用邊聽說明邊做(或加上示範)的方式,引導孩子嘗試發出聲音。
自發性口語紀錄

  最後附上網上分享的的兒童發展檢核表,有疑慮的家長可以先填檢核表了解孩子的發展有沒有落後,再看看需不需要跟兒童發展方面的醫生討論哦。
https://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890BB287E6A590F0&sms=FEDD3204A66CD37D&s=341720F573D7CFC9

日常生活中的動機

經常有很多家長在訪談的時候,會告訴我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滑手機,這並不意外,因為手機經常與其他增強活動(看影片、玩遊戲、聽音樂、與朋友在社群上交流)配對,而且是相當成功地配對,因此手機對大人或孩子而言,在生活中早已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我們還是希望孩子不要過度用眼,那麼與孩子互動時,除了手機,還有其他誘發孩子動機的方式嗎?

之前與大陸家長進行線上培訓課程討論時,也有提到"擴展"學齡前孩童興趣的內容。

答疑簡報

文章連結

本篇文章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對於不同年齡的學習者時,經常使用來誘發孩子動機的幾種方式:

1.學齡前-組合式功能性玩具 (functional toy) /假扮(假想)遊戲 (pretend play)

功能性遊戲通常會有固定的玩法,很適合在遊戲當中,作為跟孩子互動的材料,能在自然情境中藉由遊戲產生許多和孩子有對話的機會。比方孩子可以在軌道少一段的時候,跟我們詢問「軌道在哪裡」,或進行邀請,讓大人或同儕共同加入遊戲,也能在遊戲中,看見孩子有指導同儕的機會,我們可以從孩子指導他人的行為,觀察他們對話時的語氣、用詞、衝突、問題解決等能力。當然在假想遊戲中,孩子的腳本會更豐富,玩法與互動方式也會更多元。

2.國小-活動計畫表

國小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能有自行規劃自己行程的能力,將自己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要我們多次提醒下,才願意放下手機。這時候,通常會使用普莫克原理(Premack’s principle),也就是「先完成A事情(比較不喜歡的活動,再去做B事情(喜歡的活動)。」的方式,來帶著孩子練習安排時間。針對容易忘記有哪些事情需要完成的孩子,大人可以製作視覺化的工作表,透過工作表的視覺化,可以與孩子清楚討論每件事情的安排順序,也能讓孩子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視覺回饋(全部完成)。

我們可以在孩子的工作表內穿插幾個他們較喜歡的任務,讓他們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是在全部的活動完成後,再開始去進行喜歡的活動 ( 例如:畫圖、看電視 ),這部分的任務量需要依照孩子的狀況做調整。

3.國中/高中-自我管理/檢核表

檢核表

圖片來源:http://2016.twowin.com.tw/submenu/index/Reading-methods/1901

對於國中生以及高中生,通常孩子們已較有自我意識,通常也有繁重的課業壓力,因此我大部分會在跟他們討論好未來的目標後,會使用較簡單的策略,和他們共同設計自我管理的表格,請他們想想哪些是做的到的事情,然後我會增加一項,他們比較不容易達成的事情,並且針對那一個項目,做bonus(x2),透過自行記錄的過程,依據不同的任務,去做區別性增強,並請他們自行監控執行的狀況。從簡單的紀錄表中,孩子們能從表格看到自己的進步,他們也會越來越願意嘗試達到我們預設的標準,自然而然,完成不容易達成的事項就變多了。

各位家長們、老師們還有哪些誘發動機的方式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