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利社會行為

人們採取行動是為了實現某些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在乎讚美】-談孩子的利社會行為

  最近一個孩子的模擬考成績進步了,家長特地傳訊息告訴我這件事,她說她終於放下心中大石,並在她得知結果地當下,開心地去擁抱孩子。孩子其實並不是一個無法學習的孩子(看他操作手機跟Minecraft的技巧就知道),他只是對記憶這些課本內容完全不感興趣,再者,他的進步,其實跟我的國高中的學科知識無關(這是真的,我對題卷時,我是一邊翻著自修一邊找答案),我只是用了一些能讓他在學習中獲得增強的策略,像是自我管理以及調整活動中的反應需力、提供選擇等。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期待我接下來開始分享,這些策略該怎麼使用(後面文章會提);然而我想先分享的是另外一個我更感興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會對獲得他人讚美這件事,不感興趣也不覺得重要。

  從心智理論開始說起,心智理論中,孩子大約在四至五歲開始會發展出錯誤信念的能力,像是實驗中,我們調換別人的物品位置,被調換物品的主人他並不會知道物品被移動過,他只會去原先的位置找物品,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物品被換到不同的位置;當孩子能理解這個故事主角的心理運作過程,這表示孩子已擁有基本的觀點取替能力。很多研究顯示,觀點取替的能力會是利社會行為不可或缺的先備條件之一。因為孩子要能預測到別人需要他幫忙做什麼,這會運用到觀點取替的能力,那麼什麼行為屬於利社會行為呢?例如想要被讚美、願意分享、關懷他人、合作等等,有助於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行為」。在家庭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動就有很多機會能讓孩子表現出利社會行為,比方說孩子會幫忙做家事、提東西、共同計劃與討論行程、幫家人預留飯菜等。

  孩子將這些事情做好,也相對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己的價值在家庭生活中能被看見,在每件事情完成後,接收到家人的反應與回饋,在內心產生的種種感受,對孩子而言,這是形塑與定位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從孩子還小時去讚美孩子,家長的語言才會配對成具強化功能的社會性增強物。此外,利社會行為也有助於孩子未來在團體中的人際關係。所以誰說做家事就是家長們的義務呢!

  生活中,我們可以嘗試透過一些實際做法來促進孩子利社會行為的表現,像是示範、鼓勵、說明為什麼這些行為很重要、為什麼需要對他人友善、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嘗試說出他人的行為對自己有什麼影響。與孩子進行情境下的討論,您會發現,不但孩子與人的良性互動增加了許多,相對的,孩子間的衝突及紛爭也隨之減少,家中的氣氛也因而變得更加和諧及溫暖了,這些態度與價值觀也會陪伴孩子一生、獲得比學業成績進步之外更意外的收穫。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