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孩子的不是

談孩子的對立行為

一位家長告訴我,學校老師說,孩子在學校不寫作業、不訂正考卷,甚至在課本上塗鴉後,還在圖案旁寫著老師的名字,當下老師感覺不被尊重,氣急地跟家長說要給孩子記警告……

家長問我,她很生氣,直想著要大罵他,這種事情要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我請他將問題的焦點先放回作業完成這件事上(塗鴉事件當天已經道歉了),可以跟孩子討論看看,未完成的訂正跟作業應該怎麼完成,孩子要自己寫,還是要家長陪著寫。

指責是懲罰的一種類型,有效的懲罰或多或少能減少孩子之後的不禮貌行為。但指責的同時,孩子需要解決當下的問題,我們陪伴孩子但不對孩子下指導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該如何處理問題,給予他們承擔責任的機會。

身為家長的我們,可以適時採用『同理、接納、鼓勵、選擇』等溝通原則來陪伴孩子。以上述狀況舉例:

  1. 同理-我知道老師一直糾正你的作業表現,讓你不太高興
  2. 接納-我看到你在完成作業這件事遇到困難
  3. 鼓勵-作業的題型比考卷訂正簡單,我們來試試看
  4. 選擇-你要自己寫還是我陪著你完成

遇到困難時,孩子需要的是支持的後盾,而不是多一位跟著外界一起否定的人,更多時候,孩子只是"還未"學會而已,而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示範面對問題跟承擔責任做法的夥伴。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