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常不是這個樣子

行為輔導紀錄#1

正當我跟工作人員說著這幾天的觀察還有接下來的介入計畫時,她們突然打斷了我並說道:「老師,這樣子我有點擔心,因為他這幾天的表現很好,但平常的他不是這樣子 ……。」

下午去另一個單位討論時剛好也有類似的對話:「老師,如果剛開始去觀察就都沒有行為,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介入了。」

我們討論的行為,意指與環境互動後所產生的改變,因此當我們以一個新出現的人物去進行觀察時,難免會受到『觀察者效應』的影響,表現的行為會與平常不同。(註:觀察者效應指的是被觀察的現象會因為觀察行為而受到一定程度或者很大程度的影響。)

觀察者效應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多少都有過這種經驗,例如小時候我們被父母早早趕進房間睡覺時,當聽到爸爸媽媽的腳步聲準備要上來開門查看,就會立即安靜躺好、閉上眼睛、甚至發出一些熟睡的聲音。

在學校也常見類似情境,當導師坐在後方辦公桌共同參與課程時,同學們在科任老師的課上會變得比較聽話。

通常如果是在進行研究或實驗,研究人員確實是會等到觀察者效應的影響變小後,再分析最真實的行為數據來進行介入;但在實務上,我反而會利用『觀察者效應』出現的平靜期,來嘗試加入行為介入策略。

之前聽過一位老師分享,她說她自己在跟家長訪談時,她就會跟家長說:「當我們開始談話時,就已經開始介入了!」同樣地,當我們這個新角色出現時,若介入對象會因為我們的出現而『控制』自己,讓行為不出現,這個反應反而對我而言反而會視為很好的開始,因為這表示行為是能被『控制』不出現的,而我們的初期的介入計畫則可以放在『維持』行為的不出現;因此,沒行為不代表無法介入,也不代表適合結束介入,相反地,『維持』行為不出現可思考是否能作為初步的介入方向,但這雖然聽起來容易,但也是需要做計畫跟選擇合適的行為策略才能做到的哦,畢竟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就建立起來的,處理問題行為也要有花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觀察者效應』至少看起來已經有個好的開始,是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