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BE學齡前兒童正念課程

正念遊戲課程活動照片

正念遊戲


「正念」英文為Mindfulness,原意「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教育正念協會( The Association for Mindfulness in Education ) 表示:「帶著善意和好奇心關注此時此地。正念讓學生們重新連結到他們的五種感官,讓他們時刻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環境。」

教導孩子正念,能提供孩子方法去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孩子們生來就能專注地享受當下的每一個瞬間。當他們成長時,整個環境不停地催促著他們進行許多的事,他們會逐漸失去這項能力。如果長期接觸正念遊戲和練習,就像是一個錨,幫助孩子保持專注和身心靈的平衡。

Peter Levine

「經過設計的肢體活動可以釋放過多能量,在興奮又激烈的活動中穿插等量的休息時間,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恢復平靜。過多的能量會在一動一靜間自然而然發洩完畢。」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當孩子在強烈的情緒狀態時,可以透過溫和平靜的活動,讓他緩和下來;那如果孩子是處於壓抑、畏縮的狀態,則可以透過動態活動,讓他提振起來。

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正念活動可以幫助兒童、青少年以及父母幫助培養一系列的生活能力,以智慧、慈悲的心態與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相處。這裡從遊戲設計的一些練習,幫助孩子用更容易的方式去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控制情緒、了解自己的想法以及放鬆身體。


正念關注的態度

Beginner’s Mind 初學者心態
懷抱似初學的好奇心,靜觀天地萬物。人雖然很渺小,但心卻可因此而無比寬廣。

Non-Judgement 不批判
我們經常在很短的時間裡為一件事情定下自己的看法,然後隨之升起各種情緒和行為反應。但如果我們想希望能擺脫慣性的思考方式,我們需要在負面情緒出現時,開拓一個嶄新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事物,運用不批判的心態去探索它。

Patience 耐心
下結論有時會為之過早,有些人會說這些事情我早就試過了。這讓我們經常活在未來的時間,想著未來的事。正念練習完全跳脫時間,只有此時此刻,而我們其實也只擁有這樣的時刻。只要你能好好的待在這裡,你就會穩穩的去到那裡。

Acceptance 接納
在正念中,如其所是得接受他,就不會急著改變他。就像天氣,情緒並不是要推開他或是改變他,就像訪客,不會停留特別長的時間。我們選擇接納,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從此停滯不改變。我們只是認同事物現在發展的狀態,並涵容自己因此而產生的情緒反應。

Non-Striving 無為不強求
我們常認為世間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不如意」的定義是誰給的呢?事情真的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嗎?與其執著於達成什麼,不如專注於事物當下的狀態,單純的觀察這些事件來到你面前的樣貌,讓事情自然而然的發生。

Trust 信任
我們很常自我譴責、自我懷疑,總是向外探求。因此我們很容易受外界給予的回應所影響,隨波逐流,甚至擅自為這些回應貼上批判的標籤,然後用來撻伐自己。找到自己,肯定自己,知道我的身體會有自己學習的節奏。

Letting Go 放下
疫情之後,大家會感到焦慮,世界各地都在發生,這是常見的問題,我們需要允許自己有焦慮的情緒,去適應周遭的環境。我們希望培養出一顆平等心,好的不去貪求,不好的不去厭惡;甚至到頭來,也沒什麼所謂好與不好,就只是我們經驗到的一切罷了。


關於MindBE

  MindBE創始人為 Helen Maffini博士,此項課程也通過英國 CPD (英國職業繼續教育學分登記系統) 標準認證。
  孩子是上天送給這個世界最美的禮物,每個孩子都帶著獨一無二的純然本性來的這個世界。自嬰兒早期,就已經開始嘗試去理解周遭環境及物體之間的關係,能夠理解基本心理狀態,並能根據他人的心理狀態來預測其行為。
  人類與其他物種的最大差別,正是這個有待開發的精神潛力,而「覺知」還有「愛與慈悲」就是讓這顆種子茁壯成長最重要的兩個特質。覺知與愛的培育,孩子更能懂得如何覺察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內心的抽象情緒,對他人的遭遇有同理心,也能對身邊正在經歷困境的人們或是大自然,產生由衷的關懷。
  透過八個星期的活動,關注孩子的內在成長,讓心強大。於此過程中,您會驚喜地看到孩子專注力的提升,孩子變得更友善、更善解人意有愛心。身為家長的您,與之相伴也相對減輕自身壓力,共同創造更平靜,且具幸福力的家庭關係。

Photo by Artem Podrez on Pexels.com